廣饒縣,作為中國橡膠輪胎制造業的重要基地,今年正式邁入工業4.0的新紀元。得益于先進生產力的推動,眾多輪胎外貿企業的高端智能生產線正全力運作,力保一季度外貿出口迎來“開門紅”。
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發貨車間內,繁忙的景象映入眼簾。十多輛無人駕駛的平板車沿著預設軌道穿梭不停,機械臂高效地將價值近3000萬元的輪胎成品精準送達至指定位置,準備發往歐洲市場。永盛橡膠半鋼海外銷售經理張兵華表示,第一季度公司已接收超7億元人民幣的訂單,其中最大的一筆訂單來自德國,價值約3000萬元人民幣。值得注意的是,18英寸及以上規格的輪胎訂單比例同比增長超過20%。
永盛橡膠的輪胎產品已遠銷至包括德國、法國、波蘭、意大利在內的150多個國家和地區,并在今年成功開拓哈薩克斯坦、白俄羅斯等新興市場。相較于去年同期,預計一季度出口產值將增長15%。這一切成就的背后,是公司“未雨綢繆”和“壯士斷腕”的決斷。據永盛橡膠辦公室主任宋健介紹,2023年,相較于國際知名輪胎企業,廣饒輪胎企業在技術和產能上已稍顯落后。因此,公司決定拆除估值近兩億元的舊廠房設備,投資15.1億元建設全新的智能工廠。
作為省級重大項目,智能工廠在多方支持下迅速建成投產,僅用一年多時間。它的出現不僅標志著廣饒輪胎制造正式進入工業4.0時代,也為永盛橡膠開發新客戶和對接新興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。永盛橡膠智能制造總監郝玉峰表示,從密煉到硫化,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至少30%,員工數量減少了60%,從800多人減少到300多人。同時,輪胎的生產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,現在能夠檢測到零點幾毫米的誤差,實現了標準化生產。
在2024年的海外展銷會上,永盛橡膠迎來了眾多新客戶,他們對大尺寸輪胎的采購需求增加,并對輪胎的動平衡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對此,永盛橡膠半鋼設備處處長王文正表示,老工廠生產的最大規格輪胎為22英寸,但性能不穩定,難以滿足客戶需求。而現在,公司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成型機,能夠滿足24英寸以下所有規格輪胎的生產需求,動平衡和均勻性性能提高了15%。
智能工廠的建成使得永盛橡膠更有信心與海外客戶簽訂訂單,這些訂單也成為今年一季度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。不僅如此,廣饒縣的其他輪胎外貿企業也紛紛按下“加速鍵”,積極出海競爭。廣饒縣商務、貿促等部門也積極行動,搶抓機遇,多措并舉推動輪胎外貿出口實現“開門紅”。廣饒縣商務部門積極落實各級穩外貿政策措施,組織企業參加國際知名展會,幫助企業搶訂單、拓市場,并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,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。廣饒縣貿促會則積極搭建貿易投資對接平臺,邀請埃及、保加利亞等國的采購商到各輪胎企業進行實地對接洽談,并達成合作意向。
廣饒縣貿促會黨組成員、副會長王麗鋒表示,將繼續發揮會展經濟促進職能,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專業展會,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。同時,聚焦橡膠輪胎產業,爭取試點項目落地廣饒,加強涉外商事法律服務,以務實舉措護航企業揚帆出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