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大阪世博會正如火如荼進行,來自全球的游客在各國展館間穿梭時,一位特殊的參觀者引發了全網熱議——曾因扮演迷宮飯瑪露西爾在Comic Market爆紅的Coser“鹿乃つの(社群ID為shikano_tsuno)”全副武裝地也來了!博士稍早還分享了她的事情,蠻有趣的。不過,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:她的行為意外導致了關于 “Cosplay能否進入一般公共空間” 的激烈討論。
“鹿乃つの”知道自己的行為引發關注后,專門分享了一些技巧,比如:為避免場館內無更衣室的不便,她提前在酒店換好服裝并打車前往,全程遵守世博會官網 “不禁止Cosplay服裝(需符合物品規定)” 的規則。這條實用Tips也迅速爆紅,不少網友稱贊其 “為世博增添趣味”,甚至表示 “因此對世博產生興趣”。
然而,反對的聲音也隨之而來:
公共空間邊界爭議:有網友認為“Cosplay場合應限于漫展”,世博會作為國際展會,穿著夸張角色服裝可能 “造成他人困擾”,更有人指出 “廁所禁止換裝已是隱性限制,宣傳打車著裝入場所傳遞的特殊化觀念不可取”。著作權風險爭議:部分法律愛好者強調,Cosplay使用受版權保護的角色形象,本質上屬于二次創作,雖日本法律對非商業用途相對寬容,但 “灰色地帶不應被無視”。事實上,“鹿乃つの”的行為并非個例,卻精準擊中了日本社會對Cosplay的復雜認知心態:
合規性的雙面性:世博會官網明確 “允許穿著角色服裝入場”,但默認的社會共識是 “非漫展場合應避免過度吸睛”。“鹿乃つの”顯然觸碰到了 “公共空間禮儀” 的模糊邊界。從地下文化到主流認同的鴻溝:盡管Cosplay在日本擁有龐大的愛好者群體,卻仍被部分人視為 “亞文化” 甚至 “另類行為”。“鹿乃つの”提到:“很多人仍將Cosplay視為地下文化,卻忽視其作為創意表達的價值。我們尊重原作者,但二次創作的決定權應在權利人手中,而非旁觀者”。面對 “博眼球”、“消費角色” 的批評,“鹿乃つの”的回應展現出難得的理性與勇氣:
官方認可的底氣:她曬出大阪市長轉發的“隱性支持”,并強調“主辦方從未干預,甚至主動交流”,反問道:“如果我的行為真的違規或造成困擾,為何未被制止”?法律灰色地帶的思考:在接受encount專訪時,她坦言:“Cosplay 的確處于著作權的灰色地帶,但一刀切的否定是對文化多樣性的扼殺。我們需要的不是禁止,而是建立更清晰的合理使用規范”。建設性討論的呼吁:“與其糾結‘能不能做’,不如思考‘如何讓公共空間更包容’。Cosplay 是許多人的文化生活方式,我們應共同探索‘在不侵犯他人權益的前提下,如何讓創意自由生長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