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年輕一代還在追求“貓狗雙全”的生活狀態時,一股新的潮流正在中年人群中悄然興起——“水下經濟”。
一位家居領域的網絡紅人戲謔地分享道:“自從家里添置了魚缸,我就仿佛血脈覺醒,每天早起和下班都要看看我的魚。”在他的視頻中,兩只櫻花粉色的“親嘴魚”看似在甜蜜接吻,實際上卻在激烈互啄,這一有趣的場景贏得了3.5萬網友的點贊。
近年來,水族消費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。2023水族小寵場景趨勢白皮書顯示,淘系平臺水族市場的規模在過去五年內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1.8%,這一增速甚至超過了寵物市場的整體增速。當前,小紅書上與“養魚”相關的筆記數量已超過106萬篇,抖音上“養魚養心”的話題視頻播放量更是超過了100億次,諸如“新手養魚”、“養魚必備清單”等話題也備受關注。
寵物魚們不僅住上了豪華的水景房,還享用起了進口魚糧,魚糧的銷量增速甚至超過了貓糧。天貓水族用品的知名品牌YEE透露,其在2024年的年銷售額突破了3億元,其母公司“寵有家”的年營收更是超過了5億元。
為了吸引更多中年男女加入這一佛系的養寵游戲,商家們正不斷降低養魚的門檻。5.8元就能買到10條包郵的活體魚,不到百元的新手裝備就能讓人輕松實現養魚自由。無論是寂靜雪山風格、南美雨林風格還是秘境山谷風格,一站式魚缸造景服務都能為你全套配備。連接WIFI的智能魚缸讓養魚變得更加便捷,水質、燈光、喂食等都可以實現一鍵管理。
當中年人的養魚愛好撬動了百億級的水族市場,不僅垂類商家在不斷創新,小米、當貝等品牌也紛紛跨界涉足這一領域。
今年3月,“魚缸成為中年男人的家庭冥想角”這一話題登上了淘寶熱搜。淘天寵物水族負責人表示,近年來,淘系平臺的水族成交用戶數量持續雙位數增長,水族市場規模也在逐年穩定增長。其中,30至49歲的男性是這一市場的消費主力軍,盡管男性用戶占據主流,但中年女性用戶的增速卻遠超男性。
一位90后的獨居青年小愈分享道:“我才31歲,就已經迷上了養魚。每天回家除了健身就是折騰魚缸,觀察魚的游動可以讓我放空自己,就像在進行精神冥想。”他認為,養貓養狗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,而養魚雖然情感互動較弱,但飼養難度低、投入精力少,且魚不會拆家、不掉毛、不需要遛,就像性格安靜的室友,是一種療愈式的陪伴。
YEE電商負責人李昌龍認為,“人到30歲愛養魚”這一現象與人的心性有關。“不少30歲以下的年輕人心性還不穩定,愛好廣泛,而養魚是一個需要沉淀心性的愛好,因此更受熟齡人群的歡迎。”
在與多個商家交流后,記者發現,水族業內更傾向于以“養魚段位”來劃分客群,而非簡單地依據年齡、性別等生理特征。新手、進階、資深愛好者,他們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分化。“窮養者”每年花費數百元,“富養者”則每年投入上萬元。
李昌龍介紹道,新手用戶通常會選擇飼養難度較低的小型觀賞魚,如孔雀魚、斗魚、鳑鲏魚等。這些魚如果養殖密度不高,只需購買魚缸和魚糧即可。而進階和資深愛好者則更喜歡中高端魚類,如海水魚、龍魚等,他們的需求不僅包括氧氣泵、過濾器、魚缸燈等器材以及水質護理、魚病護理等藥劑的功能性需求,還包括水草、景觀等魚缸造景用品的精神類需求。
自2010年從淘寶起家的YEE,起初只賣魚糧,后來逐漸擴展到水族小寵全品類用品,SKU總量超過5000個。2024年,YEE的年營收達到了3億元,其中天貓平臺的占比超過六成。李昌龍透露,YEE的平均客單價為60元,超過50%的復購主要來自魚糧。在收入結構上,抽氧泵等器材的銷售額占比超過50%,其次是魚缸、魚糧、藥劑、造景等用品。
隨著養魚新手的不斷涌入,市場也迎來了新的增量。社交媒體上,百元養魚清單、低成本魚缸造景等內容備受追捧,小預算和高觀賞性成為新手的首要訴求,消費主要集中在200元至400元之間。隨著魚缸的輕量化、集成化變革,養魚的場景也變得更加多樣,各色小魚游上了書桌、辦公室等場景,成為了打工人的“工位搭子”。
直播賣魚也成為了水族市場的一大亮點。2023年12月23日,一場由淘天寵物聯合品牌、養殖場舉辦的“錦鯉直播拍賣活動”在淘寶上線。當天,一條名為“雷神之子”的錦鯉以62萬元的“天價”成交,吸引了兩萬多魚友的在線圍觀,掀起了一波錦鯉的熱潮。然而,這樣的高價魚拍賣只是資深魚友的小眾狂歡,在活體消費市場上,各類小型觀賞魚才是主流。
誕生于2011年的趣魚景是最早借助電商售賣活體魚的商家之一,巔峰時期的年銷售額接近2000萬元,曾奪得天貓觀賞魚銷量榜首。趣魚景創始人楊楠回憶道,他從十幾歲就開始養魚,和父親都是資深玩家。他從BBS時代開始向玩家售賣觀賞蝦,電商興起后迅速開設淘寶店,主賣活體魚,生意一路高歌猛進。
據楊楠介紹,趣魚景當前擁有2000多個SKU,活體魚占比70%,在銷售額占比上更是高達90%,其中熱帶魚是店里的明星產品——“好看、好養、便宜”。過去,楊楠在貨架電商時代的策略是“1+N”,一個引流鏈接搭配多個單獨商品鏈接,以豐富度驅動人流和連帶購買。然而,隨著包郵和退貨政策的普及,用戶單店“閑逛”的行為減少,主力品合集撐起了業績大盤,單個鏈接附帶的SKU數量飆升到100多個。其天貓店顯示,5.8元的小型魚套餐合集歷史成交超過70萬單。
能夠實現如此低價,離不開對供應鏈的把控。生意起量后,楊楠果斷將公司從沈陽遷至廣東,這里養殖戶眾多。通過直接與漁場談合作、免去經銷商統籌,趣魚景成功降低了終端售價。在楊楠看來,直播賣魚是活體商家們的增量渠道,同時也是測款的重要途徑。直播時,主播會穿插分享養魚知識,如如何換水、用什么水更好等,將用戶停留時長做到了3分半鐘,遠高于其他品類的停留時長。
當千億級的貓狗市場陷入紅海競爭時,水族、倉鼠、兔子、爬寵等“非主流寵物”成為了行業不容忽視的增長點,而水族又是其中最大的一塊市場。水族市場的消費增量同樣隱藏在“悅寵”和“悅己”兩大趨勢之中。但與貓狗經濟不同的是,水族商家需要更加關注分層人群的養寵階段,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布局。
例如,新手期的人群更偏好小型觀賞魚,青睞小型、自動化的極簡裝備,希望以低成本和少精力享受養魚樂趣;進階期的用戶購買力更強,注重顏值造景和多元裝備,對智能魚缸等設備接受度高;而資深期的養魚高手則偏愛小眾進體,追求裝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。